全国
电话:0535-6730782
  • 微信公众平台
  • 个人求职客服
  • 企业招聘客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热点 >我的读书理念:书读5遍,其义自见

    我的读书理念:书读5遍,其义自见

    来源:三茅人力资源网 时间:2018-09-29 作者:赵日磊
    核心提示:绩效管理是上下级之间持续进行的一个对话过程,该过程由上下级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并在协议里对一下内容进行约定。
       文/赵日磊
     
      开篇语:罗卜特·巴克沃的绩效管理思想值得研究
     
      2007年,我在我的博客写了一篇小短文,题目叫《罗伯特·巴克沃的绩效管理思想值得研究》
     
      在文章里,我说:
     
      之前我在文章中多次提到罗卜特·巴克沃的《绩效管理——如何考评员工表现》是绩效管理的经典之作,现在这种说法被广泛引用,这说明大家对他的绩效管理思想越来越关注,这是个好事情。
     
      早在2000年的时候,我就从中一堆书当中,找到了这本书,而且一读就是7年,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都有新的启发。
     
      这本书第一次把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流程呈现给了大家,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记录→绩效改进→绩效诊断与提高,这是一个完美的流程,也是绩效管理的轨道,是我们许多企业缺少的东西,也是必须做好的东西。
     
      巴克沃先生的绩效管理概念也是那样的完美,“绩效管理是上下级之间持续进行的一个对话过程”,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对话解决一切难题,这是一种系统的整体解决思路,而不是面上和点上解决,不是教一个指标的考核方案,而是教给我们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思路先正确了,绩效管理才会实施得好,绩效考核才能保证公平与公正,才能帮助员工改善绩效。
     
      如果你致力于绩效管理研究,如果你想在绩效管理工作上有所作为,就去研究他的绩效管理思想吧。
     
      时光荏苒,从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到我自己出了三本绩效专著,时间已经过去了18年。
     
      今天,我想借这本书,谈谈我对读书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我分享的主题是:怀念那些常年只读一本书的日子。
     
      1.曾经,我读很少的书,却收获很多
     
      从学校毕业,跨专业做了企业的人事工作,很快就意识到了专业知识的匮乏。
     
      英语专业毕业的我,对于什么是人事,什么是人力资源,什么是绩效,什么是培训,等等,这些现在看起来熟悉得不能熟悉的东西,当时却是一无所知,一脸茫然。
     
      于是,我给自己的心里种下一个种子:我要通过自学,通过读书、上网,把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搞懂,重新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学习一个专业。
     
      既然是把人力资源当作一个专业来学,那自然是要认真和用心了,在时间上也肯定是不能急于求成的。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里所介绍的那样,我用的是“啃书”的方式,手段包括阅读、抄写、背记、写文章、发博文等。
     
      今天要讲的这本书《绩效管理——如何考评员工绩效表现》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这本书文字不多,差不多也就是10万字多一点,开本是32开的小开本,页数218页,但在我看来,却是满篇的干货,每一页都是闪耀着思想和精彩,处处都能找到“醍醐灌顶”的词句。
     
      就拿绩效管理的定义来说吧。
     
      罗伯特·巴克沃说:绩效管理是上下级之间持续进行的一个对话过程,该过程由上下级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并在协议里对一下内容进行约定: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由员工和他或她的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下面有关的问题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1)期望员工完成的实质性的工作职责;
     
      (2)员工的工作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
     
      (3)以明确的条款说明“工作完成得好”是什么意思;
     
      (4)员工和主管之间应如何共同努力以维持、完善和提高员工的绩效;
     
      (5)工作绩效如何衡量;
     
      (6)指明影响绩效的障碍并排除之。
     
      不知道您对这些读来是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震撼,是被吸引,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召唤,让我接近它。
     
      关于这种感受,我在一次给南宁某企业授课时得到了印证,我说:“我读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感觉太有力量了”。企业的老板热情地回应我说:“赵老师,我和你一样,我的感受也是非常震撼”。
     
      看来,好的东西大家都懂得欣赏。
     
      那么,对于这样精彩的概念,我是这么做的呢?
     
      我肯定不会放过它,肯定不会简单读一下,就放下了。
     
      我的做法是赶快把它们抄下来,再背下了,过几天再回味一下,如果出现偏差,再背几遍,直到我能记个八九不离十,做到脱稿。
     
      这是一一第一步。
     
      第二步是做什么呢?
     
      没错,第二步就是结合工作,对照这个概念,看看企业的现状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然后结合着这个概念,写一篇文章,对概念进行解读和展开,形成自己理解的一二三条。
     
      通过这样的加工,我基本上就能驾驭这个概念了。
     
      我对它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把它和实践进行了结合,而且还做了认真的延展,形成了更加细化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些解决方案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的,心中满是收获和满足,感觉无比的充实和踏实。
     
      书中,关于类似的经典语句还有很多,例如:
     
      (1)要想使绩效管理成功,你必须对一些常见的错误概念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些错误概念能使最好的经理晕头。绩效管理不是:
     
      ① 经理对员工做某事;
     
      ② 迫使员工更好或更努力工作的棍棒;
     
      ③ 只在绩效低下时使用;
     
      ④ 一年一次的填表工作;
     
      它是两个人之间持续的沟通过程,这才是关键点。如果你能牢记它是一项与其他人共同合作以使每个人都受益的工作,那么你成功的机会就大多了。
     
      (2)如果经理认为绩效管理仅仅是他们对员工要做的事,员工在整个过程中是被动的,那么冲突将不可避免;反过来,如果看成是双方的一种合作过程,将会减少冲突;
     
      (3)有关绩效的讨论不应仅仅局限于经理评判员工,也应鼓励员工自我评估以及互相交流双方对绩效的看法;
     
      (4)当员工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种帮助而不是责备的过程时,他们会更加合作和坦诚相处;
     
      (5)绩效管理不是讨论绩效低下的问题,而是讨论成就、成功和进步的问题,重点放在这三个方面时,冲突将减少,因为这时员工和经理是站在同一边的;
     
      (6)保持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员工愿意各尽所能、提高个人绩效,在这种情形下,员工很容易适应环境,一旦认识到自己固有的和喜爱的工作方式不再与组织的要求相适应,他们会主动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7)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组织的目标方向,使组织中所有的团队和成员对此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8)让团队和成员都明白组织需要他们做什么、提供什么样的工作产品,以及他们在整个组织活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9)建立一种机制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卓越绩效的标准,并且让人们认识到不断追求卓越是一种必需;
     
      (10)建立一种支持性的机制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让员工有信心发掘自身的潜能,认识到自己的发展要求,管理者们知道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如何对员工进行指导;
     
      (11)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使员工能够从同事、上司、客户等多种渠道了解到他们的工作与目标的差距;
     
      (12)在物质报酬之外,能够让员工得到奖励与认可;
     
      ……
     
      7年多的时间里,我无数拿起这本书从头读起,认真回味书中的每一句经典的语言,参悟其中的道理,把自己理解的感受和工作结合,进而写成专业文章。
     
      由此,我写了不下100篇绩效管理专业文章,得到了广大读者、网友的认可。
     
      2.我的读书理念:书读5遍,其义自见
     
      好了,关于这本书,就暂时介绍到这里。
     
      需要提醒的是,这本书出版于2000年,现在早已经断货了,很少有渠道能找到它了。
     
      下面,我谈一下我的读书感受,权作自己的读书理念吧,与大家分享。
     
      这个感悟也是基于以前读书的经验有感而发。
     
      我总觉得,一本书好书,如果只是简单读一遍就放下了,太可惜了,会有非常多的精华与我们擦肩而过。
     
      因此,我的建议,见到好书,千万不要轻易放过,一定要认真读上几遍,直到真正吃透,转化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实际上,读书已经成为职场人士的日常行为。
     
      很多职场人士习惯于每天睡觉前读一点书,一是为了平静心情,促进睡眠,二是为了补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更多还是因为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每天读点书,就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不读书似乎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也喜欢读书,刚上班的时候,藏书用一个装A4纸的箱子就可以装下,随着时间的延续,需要几个箱子才能装下,再到后来,需要用一面墙的书橱才可以装下。
     
      现在,这个书橱还在继续增加新成员,时不时地还会增加一些新的书目。
     
      尽管书很多,但并不影响我经常拿起读过书的再读,而且次数不下5遍。
     
      因为我发现,很多书,尽管自己读了,但并没有读懂,没有读透。
     
      由于阅读时候的心情或者经历的不同,读一本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心情不安静的时候,读书,是在读字,看的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没有深度思考。
     
      而经验不足,或者阅历不够的时候,读书,经常会忽略一些重点或者深度的东西,缺乏深度思考和共鸣。
     
      说白了,就是很多思想摆在那里,我们没有感觉,不能理解其意,就忽略过去了。
     
      所以,我有个习惯,只要是自己买过的书,每本书至少要读5遍以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1)通过增加阅读的次数,可以记住书中叙述的细节,对于作者的观点及论据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2)通过增加阅读次数,可以深刻挖掘书中的智慧,很多东西作者表达了,但是需要体会,通过多次阅读,可以体会一些表面浅显,实际深刻的东西,增加阅读价值;
     
      (3)通过增加阅读次数,可以把书和我们的经历阅历更好地结合,当经历了一些事情,增加了一些见识之后,再去读曾经读过的书,可以发现一些原来被自己忽略但又很重要的内容;
     
      (4)最后一个,很实际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精读一本书,比粗读10本书更有收获,也更节省投资。当我们形成了这个习惯之后,会发现,书店的书很多,但是可供选择的实际很少,抓住那些应该读书读透,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当一本书读了5遍以上的时候,我们已经能够抓住作者80%的思想了,这时候书已经不是书本身了,而成了我们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如此继续下去的话,我们的知识存贮就更加丰富和坚实了。
     
      3.现在,我开始了新的阅读历程
     
      最近几年,我的读书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可能是和年龄与阅历有关。
     
      比较明显的变化是读书的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多是读一些经典的管理著作,例如《追求卓越》、《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领导者》、《成为领导者》等。
     
      现在,读书的类型开始偏重于宗教哲学、心理学,例如《中国哲学简史》、《知行合一王阳明》、《朱光潜谈美》、《苏菲的世界》、《哲学的故事》、《理想国》、《梦的解析》、《佛陀传》、《八万四千问》、《自卑与超越》、《生命的重建》等等。
     
      我发现,读这些书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安抚自己的内心,让浮躁的内心慢慢归于平静,让自己看问题更加冷静,让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更加包容和柔和。
     
      我想说的是,不管我们读与不读,那些经典的著作就在那里,总有一天,我们会自己找到它们,并爱上阅读。
     
      结束语:尽管现在的阅读量增大了,见识增多了,但阅读的扎实度确实不如从前了。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但确实是十分怀念那些常年只读一本书的日子。
     
      读书使人进步,不可一日不读书。让我们一起,爱上阅读,在阅读中体味人生,感知成长。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客服服务热线
    0535-6730782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2008-2022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79号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