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美食天地
论坛旧版
考试中心 培训中心
食品家园 食品论坛
食品书店首页 | 农业科学 | 食品科技 | 食品工程 | 管理质量 | 生活美食 | 其它图书
     商品搜索

互联网 本站
     图书分类
     推荐图书
当前位置:首页>食品科技>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原理
食品化学原理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2月1日)
平装: 45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62341307
条形码: 9787562341307
商品尺寸: 25.8 x 18.4 x 2.2 cm
商品重量: 699 g
品牌: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ASIN: B00UJCVRYM
   
 

《食品化学原理》较全面地阐明了食品及其原料的组成、性质、结构、功能,并介绍了食品化学成分在食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性质和变化,以及提高食品品质和营养、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相关知识。在传统的食品化学的基础上,补充了部分保健食品化学的内容。全书共分14章,内容包括:绪论、水分、食品分散体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黄酮类化、食品色素、萜类和挥发油、皂苷、食品风味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

1绪论
1.1食品的性质、主要成分及分类
1.2食品化学的概念
1.3食品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1.4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1.5食品中主要化学与生物化学反应
1.6食品贮存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水分
2.1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2.2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2.3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
2.3.1水与离子、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
2.3.2水与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
2.3.3水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
2.4水分活度
2.4.1水分活度的定义
2.4.2水分活度的测定
2.4.3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
2.5水分吸附等温线
2.5.1水分吸附等温线定义与意义
2.5.2滞后现象
2.5.3吸附等温线的数学模型及单层水含量的计算
2.6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
2.6.1水分活度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2.6.2水分活度对食品化学变化的影响
2.7冰与食品稳定性
2.8水分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2.8.1面粉、生面团、面包中的水
2.8.2快餐食品中的水分
2.8.3肉类的持水性
2.9分子流动性
2.9.1分子流动性定义与食品状态图
2.9.2分子流动性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3食品分散体系
3.1概述
3.1.1食品分散体系的分类
3.2表面现象
3.2.1界面张力和吸附
3.2.2曲形界面
3.2.3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
3.2.4液—固界面现象
3.3表面活性剂
3.3.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
3.3.2Gemini表面活性剂
3.3.3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3.3.4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
3.3.5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3.4胶体的稳定机理
3.4.1溶胶的稳定与DLVO理论
3.4.2高聚物稳定胶体体系的理论
3.4.3溶胶的聚沉
3.5乳状液
3.5.1乳状液的一般性质
3.5.2影响食品乳状液性质的重要因素
3.5.3乳状液的形成
3.5.4多重乳状液
3.5.5乳状液的不稳定性
3.5.6界面物质的相互作用
3.5.7影响界面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3.5.8乳状液特性对感官的影响
3.6泡沫体系
3.6.1泡沫的形成
3.6.2泡沫的破裂和稳定性
3.6.3发泡能力和稳定性的实际控制
3.6.4泡沫流变性
3.6.5消泡和泡沫的抑制
3.7凝胶
3.7.1凝胶的类型
3.7.2凝胶的流变学物性研究
3.8食品分散体系的流变特性
3.8.1液态食品的流变特性
3.8.2固态与半固态食品的流变特性
4碳水化合物
4.1概述
4.2单糖及衍生物
4.2.1单糖的结构
4.2.2食品中单糖的物理特性
4.2.3单糖的化学性质
4.2.4食品中单糖的重要衍生物
4.3低聚糖
4.3.1分类与命名
4.3.2低聚糖的性质
4.3.3食品中重要的低聚糖
4.3.4功能性低聚糖
4.4多糖
4.4.1多糖的命名和分类
4.4.2多糖链结构的形态
4.4.3多糖链结构的类型
4.4.4多糖的特性
4.4.5淀粉
4.4.6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4.4.7果胶
4.4.8植物胶
4.4.9海藻胶
4.4.10动物胶
4.4.11微生物胶
4.5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功能作用
4.6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贮存中的变化
4.6.1美拉德反应
4.6.2焦糖化反应
4.6.3碳—碳键不发生断裂的反应
4.6.4碳水化合物的裂解反应
5脂类
5.1脂肪的分类及结构
5.2食物中脂类的命名
5.2.1酰基甘油
5.2.2脂肪酸
5.2.3磷脂
5.3食物中脂类的含量及组成
5.3.1食物中脂类的含量
5.3.2脂肪酸
5.4油脂的物理特性
5.4.1三酰基甘油分布模式理论
5.4.2结晶及同质多晶现象
5.4.3脂类的密度
5.4.4表面张力
5.4.5粘度
5.4.6极性
5.4.7熔点
5.4.8折射率
5.4.9塑性
5.5脂类的化学性质
5.5.1脂解
5.5.2氧化
5.5.3热分解
5.5.4热聚合
5.5.5缩合反应
5.5.6脂类在油炸条件下的化学变化
5.5.7辐照时油脂的化学反应
5.6油脂加工化学
5.7脂类的改性
5.7.1天然改性脂类及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5.7.2通过加工处理进行脂类改性及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6蛋白质
6.1概述
6.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6.2.1结构与分类
6.2.2氨基酸的一般性质
6.2.3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6.3肽的理化性质
6.3.1肽的物理化学性质
6.3.2生物活性肽
6.4蛋白质
6.4.1蛋白质的结构
6.4.2蛋白质的分类
6.4.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6.5蛋白质的变性
6.5.1蛋白质变性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6.5.2蛋白质的物理变性
6.5.3蛋白质的化学变性
6.5.4蛋白质的降解
6.6食品中的重要蛋白质
6.6.1肉类蛋白质
6.6.2胶原和明胶
6.6.3乳蛋白质
6.6.4植物种子蛋白质
6.6.5植物叶蛋白
6.6.6微生物蛋白
6.7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6.7.1水合性质
6.7.2蛋白质的溶解度
6.7.3粘度
6.7.4蛋白质凝胶
6.7.5组织化
6.7.6面团的形成
6.7.7乳化性质
6.7.8泡沫性质
6.7.9风味结合
6.8食品加工对蛋白质的影响
6.9蛋白质的改性
6.9.1物理改性
6.9.2化学改性
6.9.3生物改性
6.10酶和酶促褐变
6.10.1酶的化学本质与催化特性
6.10.2酶催化作用机理
6.10.3酶活性及影响因素
6.10.4酶促褐变
6.10.5酶促褐变的防止和控制
7维生素与矿物质
7.1维生素
7.2水溶性维生素
7.2.1硫胺素
7.2.2核黄素
7.2.3烟酸
7.2.4维生素B6
7.2.5叶酸盐
7.2.6生物素
7.2.7泛酸
7.2.8维生素B12
7.2.9维生素C
7.3脂溶性维生素
7.3.1维生素A
7.3.2维生素D
7.3.3维生素E
7.3.4维生素K
7.4矿物质
7.4.1矿物质的性质
7.4.2常量元素
7.4.3微量元素
8黄酮类化合物
8.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8.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8.2.1性状
8.2.2旋光性
8.2.3溶解性
8.2.4酸性与碱性
8.2.5显色反应
8.2.6黄酮类化合物的色谱检识
8.3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8.3.1提取
8.3.2分离纯化
8.4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8.4.1含量测定方法
8.4.2结构测定方法
8.5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应用
8.5.1食品添加剂
8.5.2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8.5.3在无公害产品中的应用
9食品色素
9.1概述
9.1.1食品色素的定义和作用
9.1.2食品呈色机制
9.1.3食品色素的分类
9.2天然色素
9.2.1四吡咯色素
9.2.2类胡萝卜素色素
9.2.3多酚类色素
9.2.4酮类衍生物
9.2.5醌类衍生物
9.2.6其他天然色素
9.3食用合成色素
9.4食用色素的安全性
9.5食品调色的原理及应用
10萜类和挥发油
10.1萜类
10.1.1萜类的分类和结构
10.1.2萜类的理化性质
10.1.3萜类的提取与分离
10.2挥发油
10.2.1概述
10.2.2挥发油的组成与分类
10.2.3挥发油的理化性质
10.2.4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
11皂苷
11.1皂苷的结构与分类
11.1.1三萜皂苷
11.1.2甾体皂苷
11.2皂苷的理化性质
11.3皂苷的提取与分离
11.3.1皂苷的提取
11.3.2皂苷及皂苷元的分离
11.4皂苷的检识
11.4.1皂苷的理化检识
11.4.2皂苷的色谱检识
11.5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11.6皂苷的研究实例
11.6.1人拳
11.6.2甘草
12食品风味化学
12.1滋味
12.1.1阈值
12.1.2甜味与甜味物质
12.1.3苦味
12.1.4酸味
12.1.5成味
12.1.6其他风味
12.2气味
12.2.1化合物的气味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2.2.2化合物的类别与气味
12.3食品风味化合物的形成途径
12.3.1酶促反应
12.3.2非酶促反应
12.4食品中的风味化合物
12.4.1植物性食品的风味
12.4.2发酵食品的香气成分
12.4.3动物性食品的风味
12.5食用香料
12.5.1食用香料的特性
12.5.2食用香料的分类
12.5.3食用香精香料
13食品添加剂
13.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
13.2食品添加剂选用原则和要求
13.3改善食品色香味的添加剂
13.3.1食用色素
13.3.2食用香精香料
13.3.3酸味剂
13.3.4甜味剂
13.4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添加剂
13.4.1食品防腐剂
13.4.2食品抗氧化剂
13.5改善食品品质的添加剂
13.5.1乳化剂
13.5.2增稠剂
13.6营养强化剂
14食品中的有毒有害成分
14.1概述
14.2植物或蕈类食品中的
天然毒素
14.2.1有毒植物蛋白、多肽及氨基酸
14.2.2毒苷
14.2.3生物碱
14.2.4棉酚
14.2.5细胞松弛素
14.2.6天然诱变剂
14.3动物性食品的天然毒素
14.3.1鱼类毒素
14.3.2贝类毒素
14.4霉菌毒素
14.5细菌毒素
14.6食物中的污染物
14.6.1植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14.6.2植物食品中的除草剂残留
14.6.3重金属和砷
14.6.4二噁英及其类似物
14.6.5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及禁用饲料添加剂
14.6.6放射性物质
14.7食品添加剂
14.7.1抗氧化剂
14.7.2合成甜味剂
14.7.3食用色素
14.7.4防腐剂
14.8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毒素
14.8.1苯并(a)芘
14.8.2美拉德反应产物和杂环胺
14.8.3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亚硝胺
参考文献

   
[推荐]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图书:
·食品化学
·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系列规划教材:食品生物
·食品应用化学(杨丽敏)(第二版)
·食品化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天然食用色素化学
·食品化学(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用全国高等农
·食品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用)/21世纪
·食品化学/高职高专食品类教材系列
·食品化学综合实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食品化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食品科学概论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食品化学/21世纪化学丛书
·食品化学/高等学校专业教材
·食品化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食品化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食品化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食品化学/高职高专食品类教材系列
·食品化学综合实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