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有助于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供给、改善对市场主体的激励机制和行为约束、改善市场交易环境,使交易双方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符合共同的利益追求。第二,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安全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有助于农户理性地调整其生产行为,实施安全生产。农户在生产中注重高产量、低投入,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有效控制安全农产品生产的投入水平,将增进农户安全农产品的供给意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基本得到农户的认可,在得到认证的情况下,农户的生产行为倾向于安全、可靠。大力推广易于掌握、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安全生产技术,有助于农户实施安全生产等。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量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
1.1.2 农产品的品种不断丰富,农产品的安全性堪忧
1.1.3 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技术壁垒问题严峻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研究理论
1.3.2 国外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1.3.3 国内外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说明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说明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2.1.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2.1.2 农业生产与农产品供应链
2.1.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产品供应链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2.2.1 农产品质量属性与信息不对称
2.2.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危害
2.2.3 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影响
2.2.4 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2.3 博弈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2.3.1 博弈论
2.3.2 来自农产品(食品)质量特性的博弈
2.3.3 无限次重复博弈的产品质量
2.4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的逻辑框架
3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分析——生产方面
3.1 我国初级农产食品生产及其行为变化
3.1.1 我国初级农产食品生产概况
3.1.2 我国初级农产食品生产水平分析
3.2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行为的影响
3.2.1 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特征
3.2.2 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认知和关注
3.2.3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
3.2.4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行为影响的计量模型分析
3.3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企业安全农产品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案例分析
3.3.1 案例背景
3.3.2 案例分析
4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分析——经营方面
4.1 农产品物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4.1.1 农产品物流
4.1.2 农产品物流社会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4.1.3 农产品物流市场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4.1.4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4.1.5 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4.1.6 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5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分析——消费方面
6 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7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8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的完善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