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是一项古老的技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发酵的方法,不过由于对发酵机理缺乏了解,发酵技术的进展非常缓慢。本书是系统讲述发酵过程机理的基础理论,并结合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在发酵过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国内外发酵过程和工艺新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本书是系统讲述发酵过程机理的基础理论书籍,全书共分6章,重点介绍了发酵过程的研究发展情况、发酵过程物料平衡及动力学分析方法、发酵的操作方式、影响发酵过程的因素,以及发酵过程的优化、放大,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说明。本书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在发酵过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国内外发酵过程和工艺新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使本书具有实用性、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指导参考作用。本书适读对象为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制药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师和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
第1章绪论1
1?1发酵的产品1
1?1?1菌体1
1?1?2代谢产物3
1?2发酵的流程4
1?3发酵过程的研究6
1?4发酵过程的检测8
1?5发酵过程研究的发展方向9
参考文献11第2章发酵过程中能量和物质平衡13
2?1生长过程涉及的能量代谢13
2?1?1生物反应的自由能变化13
2?1?2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长15
2?1?3异养微生物的生长16
2?1?3?1在复合培养基中的生长16
2?1?3?2在基本培养基中的生长17
2?2菌体生长的得率18
2?2?1以底物消耗为基准的菌体得率18
2?2?2以可利用电子数为基准的菌体得率20
2?2?3以异化代谢能量为基准的菌体得率20
2?2?3?1复合培养基20
2?2?3?2基本培养基21
2?2?4以总有效能量为基准的菌体得率22
2?2?5以ATP为基准的菌体得率23
2?3比速率25
2?4物料平衡26
2?4?1培养过程的化学计量关系26
2?4?2碳平衡29
2?4?3电子当量平衡29
2?4?4氧平衡30
2?5生长的动力学31
2?5?1碳源利用31
2?5?1?1基本培养基31
2?5?1?2复合培养基33
2?5?2ATP生成33
2?5?3呼吸与生长34
2?6热量平衡34
参考文献37第3章发酵的操作方式38
3?1分批培养38
3?1?1菌体的生长39
3?1?1?1延迟期39
3?1?1?2指数生长期42
3?1?1?3减速期42
3?1?1?4静止期43
3?1?1?5衰亡期44
3?1?2底物的消耗45
3?1?3产物的生成45
3?2连续培养46
3?2?1单级连续培养46
3?2?2多级连续培养51
3?2?3菌体循环利用53
3?2?4连续培养的应用56
3?2?4?1菌体的生产56
3?2?4?2代谢产物的生产57
3?2?4?3发酵动力学研究59
3?2?4?4细胞生理特性的研究61
3?2?4?5培养基的改进63
3?2?4?6菌种的筛选和富集64
3?2?4?7微生物遗传稳定性的研究66
3?3补料分批培养66
3?3?1恒速流加67
3?3?2指数流加71
3?3?3限制性底物浓度线性增加71
3?3?4反复补料分批培养74
3?4培养与分离的耦合75
3?4?1透析与培养的耦合75
3?4?1?1连续培养?连续透析76
3?4?1?2分批培养?分批透析79
3?4?1?3分批培养?连续透析79
3?4?1?4透析培养实例80
3?4?2过滤和培养耦合83
参考文献84第4章培养条件对发酵的影响87
4?1培养基87
4?1?1碳源88
4?1?2氮源90
4?1?3其他成分97
4?1?3?1磷97
4?1?3?2前体99
4?1?3?3维生素99
4?1?4无机盐101
4?2温度103
4?3pH106
4?4通气与搅拌108
4?4?1氧的供应108
4?4?2二氧化碳的排出115
4?4?3摇瓶培养中的供氧117
4?5代谢产物119
4?6补料或流加120
4?6?1开环控制120
4?6?2闭环控制121
4?7其他124
4?7?1种子培养124
4?7?2菌体形态125
4?7?3渗透压126
4?7?4产物的稳定性126
4?7?5灭菌128
4?7?6细胞间的相互作用131
参考文献132第5章基因工程菌的发酵137
5?1基因工程菌的稳定性137
5?1?1培养条件的影响138
5?1?1?1培养基138
5?1?1?2比生长速率141
5?1?1?3外源基因的表达142
5?1?1?4其他培养条件145
5?1?2发酵过程中群体组成的变化148
5?2影响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因素153
5?2?1培养基153
5?2?2比生长速率156
5?2?3培养条件159
5?2?3?1溶氧159
5?2?3?2温度161
5?2?3?3pH164
5?2?4外源基因表达的诱导强度166
5?2?5代谢副产物的影响167
5?3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167
5?3?1高密度发酵168
5?3?2代谢副产物生成的防止170
5?3?2?1限制碳源的供应170
5?3?2?2碳源种类的选择172
5?3?2?3微量元素的补充172
5?3?3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实例173
5?3?3?1α干扰素发酵173
5?3?3?2中性蛋白酶发酵175
5?3?3?3血管生长抑制素发酵176
参考文献179
第6章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放大183
6?1培养基183
6?1?1限制性底物184
6?1?2连续培养优化培养基184
6?1?3多因素优化法188
6?1?3?1正交法188
6?1?3?2均匀分布法189
6?1?3?3响应面法190
6?2发酵过程的操作与控制191
6?2?1通气和搅拌191
6?2?2补料193
6?2?2?1根据模型流加193
6?2?2?2碳源的限制性流加196
6?2?2?3周期补料199
6?2?2?4带放199
6?3发酵过程的优化201
6?3?1发酵动力学模型201
6?3?1?1干扰素发酵202
6?3?1?2青霉素发酵202
6?3?1?3头孢菌素发酵204
6?3?2人工神经网络210
6?3?3细胞的代谢流分布214
6?4发酵中变量的相关性研究220
6?5发酵过程的放大227
6?5?1传统方法227
6?5?2混合的影响230
6?5?3生产菌株的稳定性235
6?5?4培养基灭菌的影响236
6?5?5放大中操作及工艺的调整236
6?5?5?1密比霉素发酵放大237
6?5?5?2 pneumocandin发酵238
6?5?5?3 bialaphos发酵239
6?5?5?4 ML?236B发酵240
6?5?6大型发酵罐中发酵过程的模拟242
参考文献245